忠泰美術館:催化無邊界城市美學 3 12 月, 2020 「一個非典型的美術館。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接近沒有邊際的美術館,能夠將展覽從實體建築往外做出去。」——李彥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忠泰集團副董事長) 閱讀更多
台灣藝術家的當代山水與筆墨演繹 24 4 月, 2020 在傳統山水畫式微的當代,許多藝術家開始重新回溯,開始將流傳數百年的技法當作創新的根底,但跳脫傳統山水畫框架,不使用毛筆、不使用宣紙,甚至不再紙上作畫、不用水染、不落苔點也不使用傳統皴法、畫作不落款也不做傳統裝楨……以新興的手法將山水以另一番風貌呈現,當代思想的注入,更加展現作品融合過去與當代的「共時性」狀態。 閱讀更多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在歷史的交會點上開創未來 6 4 月, 2020 隨隨著時代遞嬗、民富安康,興建於冷戰時期的軍事設施陸續退役閒置,多年之後,少數處所變身為文化場域。高雄即有金馬賓館,昔日是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除役後荒廢多年,由永添藝術公司營運,經過二年的規劃與軟硬體整頓,於2018年底以當代美術館之姿,對外開放。 閱讀更多
在國際舞台上發聲的台灣當代藝術 11 1 月, 2020 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台灣藝術家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從自身系統出發,進而對世界現狀做出視覺上的回應,提醒觀者不能將目光移開,對內自省,試問我們是誰,對外則探問我們在這迫切的時代下,如何發出屬於自己最喧囂的聲音。 閱讀更多
鳳甲美術館: 開創性的跨域交會 5 1 月, 2020 除了展覽,鳳甲舉辦各式課程活動耕耘在地,把社區的觀眾拉進來。主展區每年四檔的展期裡,第一檔總是和社區有直接關聯。另一方面,美術館也進一步將行動力從場館所在地往外延伸,和在地的組織如北投溫泉博物館、台灣月琴民謠協會等等,有更緊密的串連、合作,甚至互相支援。蘇珀琪說:「如果要討論社區是一種關係,鳳甲已經從邀請觀眾進到美術館,進一步做到走出去,而在社區介入裡有了美術館之外的更多角色。」 閱讀更多
山居歲月話收藏:資深收藏家姚謙的收藏哲學 31 12 月, 2019 對他來說,藝術絕對來自於生活,但並不表示人要把生活過得很藝術,而是從生活細節中觀察到不同的美,並跟藝術建立關係:「如果我們對於生活有一點內在追求的話,那你在生活裡面自然而然就會知道什麼應該放在生活裡,這就是藝術。藝術絕對來自於生活,而不是生活需要藝術來添加。」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