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use cookies to ensure that we give you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You can view our privacy policy by clicking the following links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2025 思想串流論壇|緣線交織

2025年,思想串流論壇相關講座將聚焦於當今兩極分化與猜忌氛圍下,我們如何跨越文化與政治疆界,重建連結的可能。「緣」在日常語境中常被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然而在地緣政治的語境中,同樣以「緣」字為核心,強調的則是地理、文化與權力之間的牽引。本論壇以「緣線交織」(Braided Strands of Fate)為題,邀請重量級策展人及藝術思想家,從地理、精神、物質三條脈絡出發——亦可理解為地緣、神緣與物緣——分享其實踐和觀點。
論壇以「緣線交織」(Braided Strands of Fate)為 題,邀請重量級策展人及藝術思想家分享他們在地理、精神與物質三條脈絡的實踐與觀點。「亞洲雙年展:當下與未來」場次中,將邀請近期即將舉辦之指標性展覽的策展人,公開其研究成果。此外,其中一場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台北當代執行的主題論壇,將邀請國際策展人與台灣代表,聚焦原住民族文化的全球交流,並探討藝術流通的物質性。論壇中更將探討數位藝術及其經濟模式,藝術、工藝及設計間的關係,提出嶄新的連結模式,呼應今年展會新增之「藝韻匠心」(Embody)展區。
*請於論壇開始前5分鐘入座,部分論壇將以同步口譯方式進行
*所有場次均開放公眾入場,論壇地點即設於台北當代會場外圍(與售票處同一樓層)
5月9日
1:30 PM-3:00PM
新生維度 · 新銳藝術家獎





評審:
Stefano Rabolli Pansera, 曼谷美術館與考艾藝術森林創始館長
賴香伶,新北市美術館館長
李玉玲,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館長
Mark Rappolt, ArtReview and ArtReview Asia 總編輯
朱筱蕤,外灘美術館館長與首席策展人
5月9日
3:30PM-5:00PM
亞洲雙年展:當下與未來





講者:
霍爾.阿爾.凱西米,沙迦藝術基金會主席和總監
菲利普·皮洛特(Philippe Pirotte),策展人與教育者,德國施泰德藝術學院藝術史教授
Vera Mey,藝術史學家與策展人,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教師與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2025策展研究員
山姆.巴塔維爾,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館長,2025台北雙年展策展人之一
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策展人與作者,第15屆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
林宏璋,策展人與寫作者,第六屆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策展人;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雙年展作為全球藝術體系中的關鍵節點,正面臨制度內外的多重轉變與挑戰。本場座談匯聚 2024–2026 年亞洲重要雙年展策展人與機構代表,包括光州、愛知、釜山、沙迦與臺北的核心成員,講者除了分享各自策展經驗,也將共同探討亞洲策展觀點如何在當前世界局勢中提出回應,並在文化流動、政治現實與展演結構間,開展不同的敘事與實踐策略,本座談亦將呈現臺北雙年展的專場分享。
5月10日
1:30PM-3:00PM
全球原住民性





在當代藝術全球化的語境中,原住民族不再僅是被觀看的對象,而是知識與文化創造的行動參與者。本座談聚焦於原住民如何透過藝術實踐重構自身世界觀、挑戰既有知識體系,並以創作回應自身文化處境,展現多重世界觀交織並存的現狀。講座內容涵蓋博物館策展實踐、森林知識網絡、部落文化傳承,將開展一場橫跨地理經驗和認知系統的對話。
5月10日
3:30PM-5:00PM
原住民藝術與國際雙年展


講者:
田霏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
林怡華,獨立策展人,2025 日惹雙年展策展人
原住民藝術正快速進入國際雙年展策展視野的核心,這樣的提升亦是一場展示倫理與知識系統的深度轉變。相較於全球,臺灣很早即投入原住民藝術與文化的關注,並逐步建立深厚經驗。本論壇聚焦不同地域的策展實踐,包含臺灣、中東與歐洲,探討原住民藝術如何作為土地、語言、環境的承載者,回應殖民歷史與文化去中心化的訴求。與談人將分享策展現場中的困境與突破,思考原住民藝術如何重塑展覽語彙,成為全球對話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5月11日
1:30PM-3:00PM
數位藝術與市場





當藝術進入區塊鏈與 AI 演算的邏輯後,創作與市場的關係也隨之改寫。本講座聚焦臺灣藝術家在全球科技環境中的創作策略與實踐,邀請來自影像、動畫、虛擬模特與生成藝術的創作者,分享他們如何在數位經濟與算法治理的交叉點中,維持批判性、實驗性與文化回應力。這也是一場關於數位時代藝術勞動、價值轉譯與平台倫理的深度對話。
5月11日
3:30PM-5:00PM
再造工藝



講者:
尼古拉斯·特瑞布雷,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顧問, The Syz Collection for Contemporary Art 館長
蔡惠貞,《Wallpaper*》雜誌(全球版)的中國區編輯與創意顧問
陳殿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工藝不僅只是過去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更是當代生活、民俗技藝、實用藝術的實踐現場。本場論壇以「再造工藝」為題,邀請長期關注民藝、設計與工藝的策展人與專家,重新審視臺灣在地工藝於當代的定位,並思考其如何在產業轉型與材料變動的脈絡中,開展新的敘事結構與生產模式,嘗試提出「當代工藝」的定義與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