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計畫

台北當代不僅談藝術,也期望談人、談機構,談協力支撐起台灣當代藝術生態的每一個重要角色。期望串起不同背景的讀者,鼓勵用好奇心,閱讀,換取有趣的觀點。有越多的藝術觀眾,藝術界將越蓬勃。本屆台北當代支持畫廊空間的編輯台計畫,便是為了作為一個媒介,讓多元跨領域的藝術計畫、創意活動,翻轉藝術博覽會空間。

十個你不可不知的 NFT 關鍵字

去中心化的特質讓區塊鏈可望成為下一個繼社群媒體之後的最有影響力的科技發明。台北當代特別精選了十個你必須知道的 NFT 藝術關鍵字,作為觀眾探索這個宇宙的第一份星圖。

閱讀更多

今日的藝術顧問是?

藝術博覽會是多間畫廊同台比拼的競技場,不僅吸引藏家,也是專業的策展人與藝術顧問齊聚的場所。如果想要在收藏之路上少繞一些遠路,那麼,在這裡遇見一個相談甚歡的藝術顧問,或許也會是你參觀博覽會的驚喜收穫。

閱讀更多

平台作為論述

點開各種報導的區塊鏈生態系,關於 NFT 平台的介紹總是眼花撩亂、目不暇給。在這些平台中,我們精選了以不同長處立足於這個百花齊放生態系的三個入口。他們的共同點是:相信 NFT 中藝術的價值。

閱讀更多

居家空間的藝術相處之道

「唯有在空間中好好的生活,才有可能感受到藝術的觸動。那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藝術與生活結合的美好。」—— 江欣宜 Idan(繽紛設計總監)。

閱讀更多

台灣藝術家的當代山水與筆墨演繹

在傳統山水畫式微的當代,許多藝術家開始重新回溯,開始將流傳數百年的技法當作創新的根底,但跳脫傳統山水畫框架,不使用毛筆、不使用宣紙,甚至不再紙上作畫、不用水染、不落苔點也不使用傳統皴法、畫作不落款也不做傳統裝楨……以新興的手法將山水以另一番風貌呈現,當代思想的注入,更加展現作品融合過去與當代的「共時性」狀態。

閱讀更多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在歷史的交會點上開創未來

隨隨著時代遞嬗、民富安康,興建於冷戰時期的軍事設施陸續退役閒置,多年之後,少數處所變身為文化場域。高雄即有金馬賓館,昔日是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除役後荒廢多年,由永添藝術公司營運,經過二年的規劃與軟硬體整頓,於2018年底以當代美術館之姿,對外開放。

閱讀更多

在國際舞台上發聲的台灣當代藝術

活躍於國際舞台的台灣藝術家讓我們看到他們如何從自身系統出發,進而對世界現狀做出視覺上的回應,提醒觀者不能將目光移開,對內自省,試問我們是誰,對外則探問我們在這迫切的時代下,如何發出屬於自己最喧囂的聲音。

閱讀更多

鳳甲美術館: 開創性的跨域交會

除了展覽,鳳甲舉辦各式課程活動耕耘在地,把社區的觀眾拉進來。主展區每年四檔的展期裡,第一檔總是和社區有直接關聯。另一方面,美術館也進一步將行動力從場館所在地往外延伸,和在地的組織如北投溫泉博物館、台灣月琴民謠協會等等,有更緊密的串連、合作,甚至互相支援。蘇珀琪說:「如果要討論社區是一種關係,鳳甲已經從邀請觀眾進到美術館,進一步做到走出去,而在社區介入裡有了美術館之外的更多角色。」

閱讀更多

山居歲月話收藏:資深收藏家姚謙的收藏哲學 

對他來說,藝術絕對來自於生活,但並不表示人要把生活過得很藝術,而是從生活細節中觀察到不同的美,並跟藝術建立關係:「如果我們對於生活有一點內在追求的話,那你在生活裡面自然而然就會知道什麼應該放在生活裡,這就是藝術。藝術絕對來自於生活,而不是生活需要藝術來添加。」

閱讀更多

時間之外的日常儀式:葉世強與葉偉立

藝術作品如何打開不同的時間觀?藝術家又如何跟不同時代的創作者產生關係?2015年,策展人張頌仁邀請當代藝術家葉偉立活化已逝藝術家葉世強(1926-2012)荒廢的故居,而他們的作品與生活也展開了交集。

閱讀更多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 This field is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and should be left unchanged.

閱讀前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