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替代空間概況——台北視角

替代空間一直是是藝術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與力量,其多樣性也是一個藝術生態是否成熟的指標。


編輯:徐詩雨

 

對藝術生態較不熟悉的觀眾或許對替代空間(alternative space)一詞感到陌生,不過替代空間一直是是這個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與力量,替代空間的多樣性也是一個藝術生態是否成熟的指標。不像商業畫廊,替代空間不以銷售作品作為目的,更注重作品的議題性和媒材與形式的實驗性。而相對於科層(Bureaucratic)結構穩固的官方機構,替代空間在展覽策劃與作品呈現上相對具有彈性。

 

台灣最早期具有替代空間性質的場地的可說是1986 年賴純純成立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當時聚集了許多當今藝壇重量級人物如莊普、盧明德、陳慧嶠、蕭麗虹、黃文浩等人。他們進行實驗性的裝置藝術、現地製作(site-specific)創作,這些現今看似稀鬆平常的作品類型少見於當時甫成立三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SOCA 提供了一個平台讓藝術家探索各種創作可能性。而幾位於SOCA 相識的藝術家陳慧嶠、莊普與劉慶堂後來另行成立可說是台灣當代藝術史縮影–「伊通公園」(IT Park)。現今國際享有盛名的台灣藝術家林明弘、彭弘智、崔廣宇、袁廣鳴等人都曾於此舉辦展覽。爾後成立的有由范姜明道、連德誠、侯俊明、林珮淳等人參與的「二號公寓」以及延續其精神的「新樂園」,確立了藝術家作為空間成員,共同決定空間展覽與方向的型態。回顧這個時期的替代空間,藝術家作為營運與規劃空間展覽的主體,匯聚各種正在探索中的可能。在剛解嚴後的台灣,各種尋求創作自由的聲音藉由替代空間發出,鏗鏘有力。

 

另一波替代空間出現的浪潮在2010 年前後,回顧此時期,從九零年代開始的當代藝術全球化以雙年展林立的風潮依舊持續,「策展」與「策展人」這些詞彙被大眾所知與重視。在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與國立台灣美術館這些官方機構也已運作二十多年左右,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也已經來到第六屆。由藝術家楊俊參與徐文瑞與瓦希夫‧寇東(Vasif Kortun)策劃的2008 台北雙年展的參與式作品〈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發展而成的「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強調空間做為一個開放平台,容納前衛性的藝術實驗與知識生產的可能。TCAC 在當時作為國際交流的一個重要節點,舉辦多場國外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講座、放映會,同時也針對當下的文化政策進行討論,回應在地藝術社群的需求。而另一同樣在2010 年成立的「立方計畫空間」,由策展人鄭慧華與羅悅全主持,同樣希望連結在地與國際的藝術網路,同時特別著重梳理台灣聲音藝術的歷史與發展。可以說此時期的替代空間,不但有更多策展人參與空間的成立與節目規劃,也與藝術家一同持續實驗在官方體制與商業市場機制之外,創作與論述的種種可能。

 

當然除了在這兩波高峰期出現的替代空間,也還有許多在台灣藝術圈扮演重要角色的空間。成立於2001 年的「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OCAC)最初以主要以台灣藝術大學的學生為主體。他們曾在官方主導的南向政策(包括文化上的)開始前,就大膽地將空間遷至泰國進行長達一年的駐點計畫,之後持續與印尼進行長期深耕式地交流。而2016 年成立的「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是針對攝影舉辦講座、課程、工作坊的非營利空間,並且系統性的整理與收集攝影與相關理論的書籍,同樣聚集了攝影愛好者以及關注此領域的學者與藝術家。

 

從台北的替代空間演變歷史看來,他們多為了當地藝術社群的需求而出現。空間成員的組成型態與展覽規劃也隨著當下的社會與藝術生態的語境而有不同的演變。當人群聚集形成空間,空間存在服務使命(mission)。每個替代空間都隨著不斷向前推移的時間,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回應台北這個多元繽紛的藝術生態。

 

圖片提供:TCAC 台北當代藝術中心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 This field is for validation purposes and should be left unchanged.

閱讀前期電子報